定林斋后鸣禽散,只有提壶守屋檐
出处:《定林院昭文斋》
宋 · 王安石
定林斋后鸣禽散,只有提壶守屋檐。
苦劝道人沽美酒,不应无意引陶潜。
苦劝道人沽美酒,不应无意引陶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定林斋:一处斋舍。鸣禽:鸣叫的鸟儿。
散:飞散。
提壶:古代的一种酒器,也指卖酒的人。
守:看守。
屋檐:房屋顶部边缘。
苦劝:苦苦恳求。
道人:出家修行的人。
沽:买。
美酒:好酒。
无意:无心。
引:邀请。
陶潜:东晋诗人,以饮酒著称。
翻译
定林斋后的鸟儿都飞散了,只剩下提壶在屋檐下守候。我苦苦劝说修行的人买些好酒来,他不应无心之举想要邀请陶潜的灵魂。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句,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诗中的“定林斋”是指作者在家的书房名字,透露出一种隐逸自得的情趣。
“鸣禽散”表明时间已经不早,鸟儿开始叫唤,而诗人却还在散步。这一幕描绘出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
“只有提壶守屋檐”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清贫。提壶通常用来提水,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给自足,不羡慕外界的繁华。而“守屋檐”则是说诗人只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中,享受那份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苦劝道人沽美酒,不应无意引陶潜”,诗人在此强烈地劝说一位道士买好酒来饮用,但道士似乎并不响应。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豪爽性格,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享受态度。最后提到的“陶潜”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他以隐逸自得著称,常被后世文人引用来表达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