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出处:《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其一》
唐 · 许浑
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
昔时恩遇今能否,一尉沧洲已白头。
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
昔时恩遇今能否,一尉沧洲已白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宴之乐的诗。诗人在陪伴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陪汎芳池醉北楼"一句,以“陪”字领起全诗,表明这是一次与他人的共享时光。"汎"通常指小船,此处可能是泛舟游玩之意。"芳池"则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而“醉北楼”则透露出宴席上的欢乐与沉浸。
"水花繁艳照膺舟"继续渲染春天的美好,"水花"可能指池中盛开的荷花或是波光粼粼的水面。"繁艳"形容其美丽而丰富,"照膺舟"则是说这种美景映照在舟上,显示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感受。
"亭台阴合树初昼"一句,"亭台"指的是园林中的建筑,而“阴合”则表明阳光与树荫交织的氛围。"树初昼"意味着树木开始呈现出浓重的绿意,时间则是在初夏。
"弦管韵高山欲秋"此句中,“弦管”指的是乐器,即诗人在宴会上听到了美妙的音乐。"韵高"形容其音色高亢悦耳,而“山欲秋”则预示着季节即将从夏转入秋,带有一丝哀愁。
后两句“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诗人先是对朋友间的相互赞美表示满足("皆贺"),而后又表达了对无法与某些知己共度时光的遗憾。
最后两句“昔时恩遇今能否,一尉沧洲已白头。”诗人回忆起往日的美好相遇,但现在却不得不问自己这些情谊是否还存在。"一尉"可能是指时间流逝,而“沧洲已白头”则是说岁月匆匆,已经让人变成满头白发的老者了。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宴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