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溯石濑傍,十磴突平地
本谓入山深,那知出山易。
旋螺结湫顶,步武一茅亭。
俯看墙外陇,郁郁黄云平。
落日满丽谯,粉堞尤羃历。
箫鼓发丛祠,野火起枯柏。
兴尽欲下来,曲水弄余晖。
忽过金粟岭,天香逗人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西山的一处名为“别磴”的地方开始,沿着崎岖的石路攀登,最终到达名为“乾坤一草亭”的小亭子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流露。
首先,诗人描述了攀登过程中的景象:“沿溯石濑傍,十磴突平地。”他从侧面跟随水流,攀爬了十个台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平坦的地方。这种转折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惊喜并存。
接着,“本谓入山深,那知出山易。”表达了诗人原本以为深入山林会更加艰难,却没想到反而容易走出。这不仅是对登山过程的描述,也暗含了人生旅途中的意外与转折。
“旋螺结湫顶,步武一茅亭。”描述了到达山顶后,发现了一座用茅草搭建的小亭子。这里的“旋螺”可能是指山形如螺旋,形象生动。
“俯看墙外陇,郁郁黄云平。”诗人从亭中向下看去,远处的田野上一片金黄,仿佛是铺满了云彩。这里运用了比喻,将田野比作云彩,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落日满丽谯,粉堞尤羃历。”夕阳洒满城墙,城墙上的白色垛口在黄昏的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一句通过夕阳和城墙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
“箫鼓发丛祠,野火起枯柏。”远处传来阵阵乐声和鼓声,原来是祭祀活动正在进行。同时,野火在枯柏中燃烧,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兴尽欲下来,曲水弄余晖。”诗人在享受完这一切美景后,意犹未尽地准备下山,此时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弯曲的溪水上,美不胜收。
最后,“忽过金粟岭,天香逗人衣。”诗人穿过一座名为“金粟岭”的山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似乎连衣服都被香气所吸引。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象征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之旅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