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令惊却去,不敢语儿童
出处:《园居漫兴》
明 · 孙承恩
小鸟相过熟,巢栖蔚荟中。
恐令惊却去,不敢语儿童。
恐令惊却去,不敢语儿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生活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小鸟相过熟”,开篇以“熟”字点出小鸟之间的熟悉与亲近,暗示它们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接着,“巢栖蔚荟中”一句,将视线转向鸟巢,用“蔚荟”形容鸟巢所在树木的茂盛,不仅渲染了环境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鸟儿选择此地筑巢的智慧与审慎。
“恐令惊却去,不敢语儿童。”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恐”和“不敢”的心理描写,生动刻画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呵护之情。他担心自己的言语或动作会惊扰到小鸟,甚至影响到它们的安宁生活,因此连与孩子们的交谈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无意间破坏了这份宁静与和谐。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正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与保护意识,以及对和谐共生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