劬劬农家子,住在三家墟
出处:《招农篇》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京城五都会,卓锥争比闾。
朱楼矗隘址,绣甍夹通衢。
洒削飨列鼎,贩脂来驷车。
东家见妖丽,西舍闻笙竽。
劬劬农家子,住在三家墟。
一日出京市,归不把犁锄。
千金卖恒产,买屋京城居。
京城岂不美,咄嗟异荣枯。
货殖非吾法,守望非吾徒。
仰屋视门傅,壁立甔无储。
却归卜丘首,邻里相揶揄。
嗟嗟食田子,食技汝不如。
食田可久业,圣主方捐租。
朱楼矗隘址,绣甍夹通衢。
洒削飨列鼎,贩脂来驷车。
东家见妖丽,西舍闻笙竽。
劬劬农家子,住在三家墟。
一日出京市,归不把犁锄。
千金卖恒产,买屋京城居。
京城岂不美,咄嗟异荣枯。
货殖非吾法,守望非吾徒。
仰屋视门傅,壁立甔无储。
却归卜丘首,邻里相揶揄。
嗟嗟食田子,食技汝不如。
食田可久业,圣主方捐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招农篇》,描绘了京城繁华与农村贫困的鲜明对比。首句“京城五都会,卓锥争比闾”展现了京城的热闹和竞争,高楼林立,车马喧嚣。然而,诗人接着笔锋一转,描述了农家子弟的生活困境:“劬劬农家子,住在三家墟”,他们辛苦劳作,但生活困苦,进城后甚至卖掉田产只为购得一处居所。
京城的繁荣与农家的贫瘠形成强烈反差,“货殖非吾法,守望非吾徒”表达了诗人对追求财富而非务农生活的质疑,他认为这种快速的财富积累并非长久之道。最后,诗人以“仰屋视门傅,壁立甔无储”形象地描绘了贫寒之家的景象,感叹农家子弟在京城的悲惨境遇,并以“食田子,食技汝不如”点出农耕生活的价值。
整体来看,《招农篇》通过京城与农村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诗人对于传统农业生活方式的怀念,以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