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新词碧牡丹,箸击杯翻钗坠凤
出处:《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
宋 · 晁补之
廷尉风流才绝尘,最怜高髻歌阳春。
两鬟亦解倚瑟语,催送花前红袖舞。
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夏宇。
封丘自倚笔势豪,不怕当筵赋鹦鹉。
对酒含情古所怜,乐事几时如过雨。
阮公炉边不拟归,陆郎班骓无用嘶。
长灯照出帘幕外,缺月堕落藩墙西。
斗酒双鱼何足贵,李侯气许山东吏。
正须新面杂青槐,千里紫莼江上来。
长船刻玉流霞动,快引不须帆橹送。
自作新词碧牡丹,箸击杯翻钗坠凤。
芍药佳名闻昔人,满插不辞归帽重。
倒床任作鼻鸣雷,屋上啼乌还唤梦。
两鬟亦解倚瑟语,催送花前红袖舞。
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夏宇。
封丘自倚笔势豪,不怕当筵赋鹦鹉。
对酒含情古所怜,乐事几时如过雨。
阮公炉边不拟归,陆郎班骓无用嘶。
长灯照出帘幕外,缺月堕落藩墙西。
斗酒双鱼何足贵,李侯气许山东吏。
正须新面杂青槐,千里紫莼江上来。
长船刻玉流霞动,快引不须帆橹送。
自作新词碧牡丹,箸击杯翻钗坠凤。
芍药佳名闻昔人,满插不辞归帽重。
倒床任作鼻鸣雷,屋上啼乌还唤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廷尉:古代官职。风流才绝尘:才华出众无人能及。
高髻:高挽的发髻。
阳春:优美的歌曲。
倚瑟语:配合琴瑟的旋律。
红袖:女子的衣袖。
舞:跳舞。
黄张:人名。
翰墨:书法和文章。
封丘:人名。
当筵:在宴会上。
对酒:对着美酒。
过雨:短暂如过雨。
阮公:人名。
炉边:炉火旁。
归:离开。
陆郎:人名。
班骓:骏马。
斗酒:一壶酒。
李侯:指有威望的人。
新面:新磨的面粉。
青槐:比喻青色的面食。
紫莼:紫色的莼菜。
江上来:来自江边。
刻玉:雕刻得像玉一样。
流霞:流动的彩霞。
碧牡丹:形容词藻华丽。
钗坠凤:钗子上的凤凰装饰物掉落。
芍药佳名:芍药的美名。
归帽重:满头插戴以至于帽子重。
倒床:倒在床上。
鼻鸣雷:打鼾声大。
屋上啼乌:屋檐上的乌鸦。
唤梦:唤醒梦境。
翻译
廷尉才华超群无人及,特别欣赏高髻女子唱阳春。两个发髻也懂得配合琴瑟的旋律,催促着在花前起舞的红袖。
黄张的翰墨闻名海内,席间谈笑生风,清暑如秋。
封丘自恃文笔豪放,即使当众赋诗也不惧鹦鹉般应答。
面对美酒满怀深情,古来如此,欢乐时光总是短暂如过雨。
阮公不愿离开炉火边,陆郎的班骓也不必再嘶鸣。
长灯照亮帘幕之外,缺月从东墙西坠。
一壶酒两只鱼算得了什么,李侯气度,如同山东官员般威严。
正期待新面与青槐同色,品味千里江上的紫莼。
大船雕饰如玉,流光溢彩,无需帆桨推动。
自己创作的新词如碧牡丹般艳丽,筷子轻敲杯沿,钗凤坠落。
芍药之美名古已有之,满头插戴也不怕帽子重。
倒在床上任由鼾声如雷,屋上的乌鸦叫声又将我唤醒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诗中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廷尉(可能指杜君章)才情出众,歌声动人,两鬟女子也懂音乐,能伴奏唱歌。黄张二人以翰墨闻名,席间谈笑风生,气氛清朗。封丘(杜观仲)则以豪放的笔势赋诗,显示出自信与才华。
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欢乐之事如同过雨般短暂。接着引用阮籍和陆机的典故,表达不愿离去的心情。夜晚,长灯照耀,帘幕外景色朦胧,缺月西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认为,即使斗酒双鱼看似微不足道,但与在座的李侯这样的山东官吏共饮,其价值便不同寻常。他们期待品尝来自千里之外的紫莼,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宴会上,诗人即兴创作,酒杯交错,甚至有钗凤坠落的生动画面。提及芍药,暗示了春意盎然,即使帽子因此沉重,也无妨。最后,诗人醉卧床榻,任由鼾声如雷,屋外乌鸦的啼叫更添梦境的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风雅与情感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