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双树碧,冉冉片云黄
出处:《题云黄山宝林寺》
宋 · 喻良能
弥勒下生地,溪山秀且长。
萧萧双树碧,冉冉片云黄。
晓日觚棱净,西风松桂香。
十年疏杖屦,玉石耿难忘。
萧萧双树碧,冉冉片云黄。
晓日觚棱净,西风松桂香。
十年疏杖屦,玉石耿难忘。
注释
弥勒:佛教中的菩萨名,象征欢乐与和平。生地:诞生之地。
溪山:溪流和山峦。
萧萧:形容微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冉冉:缓慢移动的样子。
觚棱:古代宫殿或庙宇屋檐上的角脊。
疏杖屦:稀疏的杖藜和草鞋,形容隐居生活。
玉石:比喻珍贵的记忆或纯洁的心灵。
耿:清晰、鲜明。
翻译
弥勒佛降生的地方,溪流山峦秀丽且绵延不断。两棵翠绿的树木轻轻摇曳,一片黄色的云彩缓缓飘过。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宫殿的尖顶,秋风吹过松林和桂树,香气四溢。
我已十年没有持杖漫步,但那玉石般的记忆依然清晰难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题云黄山宝林寺》。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弥勒佛祖降临之地——云黄山宝林寺的自然景色。他首先赞美了这里的山水之美,称其为“秀且长”,展现了山川的绵延与生机。接着,他聚焦于两棵翠绿的树木和一片飘荡的黄色云彩,营造出宁静而灵动的画面。
诗人进一步通过“晓日觚棱净”描绘早晨阳光洒在寺宇上的洁净明亮,以及“西风松桂香”来表现傍晚时分松树和桂花散发的清香,这些细节增添了寺庙的宁静与禅意。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清幽之地的深深怀念,即使离开十年,记忆中的玉石般的景致依然清晰难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云黄山宝林寺的敬仰与深情,展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静谧心境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