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信文章憎命达,还将老眼对天公
出处:《次韵答族侄子逢秀才》
明 · 林光
贤书日问广之东,京国无缘遇子逢。
未信文章憎命达,还将老眼对天公。
虚名尽道忘羁绊,阔论堪愁误听聪。
赤手伊谁拊圣教,高卑两过各归中。
未信文章憎命达,还将老眼对天公。
虚名尽道忘羁绊,阔论堪愁误听聪。
赤手伊谁拊圣教,高卑两过各归中。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次韵答族侄子逢秀才(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于才华与命运关系的探讨。
首联“贤书日问广之东,京国无缘遇子逢”,诗人以“贤书”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广袤的东方寻求知识和智慧,却未能在京都遇到像子逢这样的优秀人才,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
颔联“未信文章憎命达,还将老眼对天公”,诗人质疑传统的观念,即认为才华横溢的人往往命运坎坷,他以“老眼”直视苍天,表达了一种对命运不公的质问和反思。
颈联“虚名尽道忘羁绊,阔论堪愁误听聪”,诗人指出社会上对于虚名的追求往往让人忘记生活的本质,而过于宽泛的言论可能会误导聪明的人,强调了保持真实自我和谨慎言辞的重要性。
尾联“赤手伊谁拊圣教,高卑两过各归中”,诗人提出疑问,面对圣人教导,赤手空拳的我们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同时,他也认识到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回归内心的平和与中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才华与道德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