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教心地明如月,何碍头衔冷似冰
出处:《答和李晴川宗伯见赠原韵》
清 · 慧霖
半生多愧一无能,况是云堂退院僧。
花径得閒仍自扫,诗坛相望几人登。
但教心地明如月,何碍头衔冷似冰。
曾制荷觞邀竹醉,名山风雨话传镫。
面壁能参文字禅,一花一石总清妍。
法云珍重开初地,香火终须赖后贤。
自有洞天藏白鹿,本来居士属青莲。
投桃报李吾何敢,且结三生未了缘。
花径得閒仍自扫,诗坛相望几人登。
但教心地明如月,何碍头衔冷似冰。
曾制荷觞邀竹醉,名山风雨话传镫。
面壁能参文字禅,一花一石总清妍。
法云珍重开初地,香火终须赖后贤。
自有洞天藏白鹿,本来居士属青莲。
投桃报李吾何敢,且结三生未了缘。
鉴赏
这首清代慧霖的诗《答和李晴川宗伯见赠原韵》以个人的退隐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内心清净的人生态度。首联“半生多愧一无能,况是云堂退院僧”自谦之余,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颔联“花径得闲仍自扫,诗坛相望几人登”描绘了诗人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暗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坚守。
颈联“但教心地明如月,何碍头衔冷似冰”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外在名利的对比,表明诗人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清明而非世俗的荣华。尾联“曾制荷觞邀竹醉,名山风雨话传镫”回忆过往的雅集,表现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全诗以禅宗意象贯穿,如“面壁能参文字禅”,表达出诗人通过文学与自然对话,寻求内心解脱。最后两联“自有洞天藏白鹿,本来居士属青莲”借典故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身份,以及对后辈的期许。“投桃报李吾何敢,且结三生未了缘”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缘分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