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出处:《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其四》
宋 · 杨万里
东沿西溯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
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注释
东沿:向东行走。西溯:向西溯流而上。
浙江津:浙江的渡口。
去去来来:频繁地来来往往。
暮复晨:从傍晚到清晨。
上岸:登上岸。
牵樯:拉着船绳。
推稚子:推送着小孩。
隔船:隔着船只。
招手:挥手示意。
认乡人:辨认乡亲。
翻译
向东又向西,沿着浙江的渡口前进,一日又一日,从傍晚到清晨,不断往返。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句,通过动人的景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谊。诗中的“东沿西溯浙江津”表明行者在江南地区旅行,长江的水流不息,就像时间的流逝无常。而“去去来来暮复晨”则透露出旅途中日夜相继、不断重复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的“上岸牵樯推稚子”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旅行者在岸边牵着小船的木柄(樯),推动船只,同时也可能是在照顾年幼的孩子。这种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情景,使人感受到诗人的亲切与温暖。
最后,“隔船招手认乡人”则是诗人在旅途中遇见同乡时,隔着船只挥手打招呼,以寻求那份归属感和乡土情。这不仅体现了对故土的眷恋,也展示了一种跨越距离的心灵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流露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情感,以及旅途中对时间、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