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我亦子晋徒,曲终逸兴凌空虚
出处:《凤吹笙曲》
明 · 朱诚泳
当年子晋学吹笙,学得丹山两凤鸣。
只愿凌风归碧落,不图代日恋周京。
一朝邂逅浮丘子,鹤驾飘摇羾元始。
阆风玄圃友群仙,万岁千秋终不死。
七月七日天下秋,分明返憩缑山头。
世人可望不可近,空有涕泗交横流。
吁嗟我亦子晋徒,曲终逸兴凌空虚。
尘寰谪限满千岁,相与翱翔游帝都。
只愿凌风归碧落,不图代日恋周京。
一朝邂逅浮丘子,鹤驾飘摇羾元始。
阆风玄圃友群仙,万岁千秋终不死。
七月七日天下秋,分明返憩缑山头。
世人可望不可近,空有涕泗交横流。
吁嗟我亦子晋徒,曲终逸兴凌空虚。
尘寰谪限满千岁,相与翱翔游帝都。
鉴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凤吹笙曲》描绘了一位名叫子晋的人物,他精于吹笙,技艺高超,能模仿丹山之凤的鸣叫。子晋向往着超脱尘世,追求飞翔于青天碧落,不愿沉溺于人间权力,如周京的代日。他有幸遇见仙人浮丘子,乘坐仙鹤遨游仙境,与群仙为友,期望长生不老。
诗中提到的七月七日,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子晋在此时返回缑山,他的超凡形象让世人只能仰望而无法接近,引发了人们的感慨和羡慕。诗人朱诚泳借此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自由飞翔的向往,同时也暗示自己虽身处尘寰,但期待千岁之后也能羽化登仙,一同游历帝都。
整首诗以子晋的故事为载体,寓言性地表达了对仙道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