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根应用胭脂染,娇态偏成雨露新
出处:《延景花》
明 · 苏葵
百卉萧条正恼人,却延风景弄精神。
灵根应用胭脂染,娇态偏成雨露新。
造化不雕元自巧,盎盆虽小有馀春。
从教芍药能红白,领得春风已后尘。
灵根应用胭脂染,娇态偏成雨露新。
造化不雕元自巧,盎盆虽小有馀春。
从教芍药能红白,领得春风已后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百花凋零之际依然绽放的花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种花卉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在盎盆中展现出的勃勃生机。
首句“百卉萧条正恼人,却延风景弄精神”,开篇即点出背景,百花凋零的景象令人感到一丝凄凉,而此时却有一株花卉在风中摇曳,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百花凋零的萧条与这株花卉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接着,“灵根应用胭脂染,娇态偏成雨露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卉的美丽。通过“灵根”、“胭脂”、“娇态”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花卉的生长环境和其娇艳的姿态。同时,“雨露新”则暗示了花卉在雨水滋润下的清新与生机,强调了自然界的恩赐对其成长的重要性。
“造化不雕元自巧,盎盆虽小有馀春”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创造之美的赞叹。无论是广阔的大自然还是小小的盎盆,都能孕育出生命的奇迹,展现出自然界的巧妙与神奇。这里不仅赞美了花卉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最后,“从教芍药能红白,领得春风已后尘”两句,以芍药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这株花卉的独特之处。芍药以其红白相间的花朵闻名,但在春天的引领下,这株花卉却能在芍药之后展现自己的风采,彰显了其与众不同的魅力。这里不仅表现了花卉的自信与独立,也寓意了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的勇气与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株在百花凋零之际依然绽放的花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美,以及生命在不同环境中的顽强与独特。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