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哉异真倪,心乎爱龚黄
出处:《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
宋 · 蒲寿宬
锋车洛阳道,秋日旌旗光。
松阴父老语,何计攀夕郎。
南泉昔乐土,画戟深凝香。
今为彫瘵区,盐米忧仓皇。
一食不遑暇,众哺安能忘。
时哉异真倪,心乎爱龚黄。
报政未期年,丹诏飞十行。
正阳初继离,化瑟方再张。
岂无兰蕙丛,所思在孤芳。
履声到星辰,泰阶列寒芒。
眷怀赤子情,启齿玉帝旁。
唐相有遗烈,至今留甘棠。
松阴父老语,何计攀夕郎。
南泉昔乐土,画戟深凝香。
今为彫瘵区,盐米忧仓皇。
一食不遑暇,众哺安能忘。
时哉异真倪,心乎爱龚黄。
报政未期年,丹诏飞十行。
正阳初继离,化瑟方再张。
岂无兰蕙丛,所思在孤芳。
履声到星辰,泰阶列寒芒。
眷怀赤子情,启齿玉帝旁。
唐相有遗烈,至今留甘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的《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表达了对使君赴任洛阳的期待与祝愿。首联描绘了洛阳道路的繁忙和秋日旗帜的辉煌,烘托出出使的庄重气氛。接着,通过“松阴父老语”暗示地方百姓的期待,希望使君能如夕阳般温暖人心。
诗中提到南泉昔日的繁荣景象,以及如今的凋敝,对比鲜明,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人感慨“一食不遑暇”,意指使君责任重大,难以片刻安宁,但他不忘百姓疾苦,希望能效仿古代贤良如龚黄那样造福一方。
“报政未期年,丹诏飞十行”预示着使君即将有所作为,政绩斐然。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使君品德的赞美,即使在高位,仍保持对兰花、蕙草般的高洁情怀。最后,以星辰为喻,形容使君的高尚品格,以及皇帝对他的器重,暗示其将如同甘棠一样,留下深远影响。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使君的勉励,也有对民生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官员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