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宝香通列毕,倾心御籴走良农
出处:《又再和》
宋 · 晁说之
人人讲德自元丰,何处荀家有八龙。
白羽不施宁洗甲,赤云常见预乾封。
无烦禾黍如茨稼,自足鹓鸾琢玉容。
稽首宝香通列毕,倾心御籴走良农。
白羽不施宁洗甲,赤云常见预乾封。
无烦禾黍如茨稼,自足鹓鸾琢玉容。
稽首宝香通列毕,倾心御籴走良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元丰:北宋年号,指宋神宗赵顼的年号。荀家:可能指的是有才华的家族或人才辈出的地方。
白羽:古代指箭羽,这里比喻战争。
洗甲:清洗武器,象征和平。
赤云:象征吉祥的红云,常与封赏相关。
乾封:古代帝王封禅、赐福的仪式。
禾黍:泛指五谷,象征丰收。
茨稼:杂草丛生的样子,比喻粗劣的农作物。
鹓鸾:古代传说中的两种鸟,象征高洁之士。
琢玉容:形容人的品格如美玉般雕琢。
稽首:古代跪拜礼,表示敬意。
宝香:珍贵的香料,可能指祭祀或朝拜时的贡品。
御籴:皇帝购买粮食。
良农:优秀的农夫。
翻译
自从元丰年间人们崇尚美德,荀家哪里还能有八条龙般的贤才。洁白的羽毛不再用于战争,宁愿洗净盔甲,期待和平;赤云常常象征吉祥,预示着封赏的到来。
无需担忧五谷丰登如同杂草丛生,这里有凤凰般的高贵人物,他们的容貌如美玉般雕琢。
向宝香致敬,列位官员尽皆在场,皇帝真心实意地购买粮食,急切地寻找能干的农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目为《又再和》。诗中表达了对道德风尚的推崇,以元丰年间人们普遍崇尚道德为背景,暗示荀家(可能指儒家荀氏家族)的贤能人物众多,犹如八条龙般杰出。"白羽不施宁洗甲"形象地描绘了和平时期无需频繁征战,而是在修养自身,"赤云常见预乾封"则赞美人才辈出,有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诗人进一步强调,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即使庄稼如茨(杂草丛生),也能自给自足,因为有贤能之士如鹓鸾(比喻高洁之士)治理国家。"稽首宝香通列毕"表达了对皇帝的敬意,而"倾心御籴走良农"则体现了对农耕者的尊重,他们积极参与粮食交易,保障国家粮食供应。
整首诗通过赞美道德风尚和个人修养,以及对社会和谐与人才选拔的重视,展现了晁说之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