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歌声夜落秦淮月,诗景凉通楚泽秋全文

歌声夜落秦淮月,诗景凉通楚泽秋

出处:《沧洲清趣卷
明 · 张宁
竹篱茅屋住沧洲,风景宜人岁序幽。
水漫鱼梁穿笱下,雨漂凫藻近窗流。
歌声夜落秦淮月,诗景凉通楚泽秋
清浊浮沈总如许,晚将心事托虚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竹篱茅屋住沧洲”开篇,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简朴与自然,同时也暗示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接着,“风景宜人岁序幽”一句,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赞美,以及岁月静好、心境平和的感慨。

“水漫鱼梁穿笱下,雨漂凫藻近窗流”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风貌。鱼梁、笱、凫藻等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生活的简单与和谐。雨水轻拂,藻类随波逐流,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歌声夜落秦淮月,诗景凉通楚泽秋”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夜晚的歌声仿佛与秦淮河畔的明月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而“诗景凉通楚泽秋”,则通过想象中的楚地秋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清浊浮沉总如许,晚将心事托虚舟”两句,以“清浊浮沉”象征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诗人选择“虚舟”作为寄托,既是对自由与无拘束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超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邃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