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恸旁人莫相笑,知音衰尽路行难
出处:《重过三衢哭孙员外》
唐 · 罗隐
烂柯山下忍重到,双桧楼前日欲残。
华屋未移春照灼,故侯何在泪汍澜。
不唯济物工夫大,长忆容才尺度宽。
一恸旁人莫相笑,知音衰尽路行难。
华屋未移春照灼,故侯何在泪汍澜。
不唯济物工夫大,长忆容才尺度宽。
一恸旁人莫相笑,知音衰尽路行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烂柯山:传说中的仙人山,比喻世事变迁。双桧楼:可能指有两棵古桧树的楼阁,象征历史遗迹。
春照灼:春天的阳光明媚。
故侯:过去的主人或贵人。
汍澜:形容泪水涟漪,流泪不止。
济物:救济世人。
容才:容纳人才的胸怀。
一恸:极度悲痛。
相笑:嘲笑。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翻译
再次来到烂柯山下,双桧楼前太阳将落。昔日华丽的房屋依旧,阳光灿烂,但旧主人何处,只剩我泪流满面。
不仅是因为救济众生的功绩巨大,更怀念他宽容包容的胸怀。
悲痛之余,请旁人莫要嘲笑,知音难觅,前行之路愈发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伤和怀念之情。诗人在烂柯山下重游旧地,时光荏苒,夕阳西下,而华屋春光照耀依然如故,但却触动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不舍。"故侯何在泪汍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怀念和悲痛,泪如溪流,哀伤之情溢于言表。
"不唯济物工夫大,长忆容才尺度宽"两句中,"济物工夫大"可能指孙员外在世时对百姓的关爱与功绩,而"长忆容才尺度宽"则是诗人对于孙员外宽厚待人的性格和才华的深刻怀念。尺度宽,是形容其为人宽宏大量。
最后两句"一恸旁人莫相笑,知音衰尽路行难"表达了诗人在悲痛中不愿被旁人看到自己的脆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投以轻视的目光。"知音衍尽"意味着能够理解自己心境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使得诗人的哀伤更加深重,行路也因此倍感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切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下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