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建学多通显,何为尚布衣全文

建学多通显,何为尚布衣

出处:《送沈僩
宋 · 刘克庄
建学多通显,何为尚布衣
不闻行聘久,始悟设科非。
落日君寻店,深山我掩扉。
几时残烛下,重听讲精微。

拼音版原文

jiànxuéduōtōngxiǎnwèishàng

wénxíngpìnjiǔshǐshèfēi

luòjūnxúndiànshēnshānyǎnfēi

shícánzhúxiàzhòngtīngjiǎngjīngwēi

注释

建学:学术成就。
显:显著。
何为:为何。
尚:仍然。
布衣:平民百姓。
行聘:聘请人才。
始悟:才明白。
设科:设立科目。
非:并非。
落日:夕阳。
君:你。
寻店:寻找旅店。
掩扉:关闭门扉。
残烛:昏暗的烛火。
重听:再次聆听。
精微:精深的学问。

翻译

在学术上广有成就,为何还甘愿做平民百姓。
长久未听说有人来聘请,才明白设立科目并非只为求名利。
夕阳西下时你去寻找旅店,我独自隐居在深山中。
不知何时,在昏暗的烛光下,能再次聆听精深的学问讲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送沈僩》。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然的哲学思考与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建学多通显,何为尚布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推崇和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在这里,“建学”指的是建立学校,是学习和传播知识的地方;“多通显”则意味着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学问;“何为尚布衣”则是说虽然穿着普通的布衣,但内心却充满了高远的追求。

"不闻行聘久,始悟设科非。"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长时间未见的思念以及对于考试制度的质疑。这里,“不闻行聘久”表明诗人与友人相隔已久,一直未有消息;“始悟设科非”则是说诗人在这期间逐渐醒悟到,原来那些繁文缛节的考试制度并不是学问真正的衡量标准。

"落日君寻店,深山我掩扉。"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情景。朋友在黄昏时分去寻找住宿之地,而诗人则独自一人在深山中关闭门窗,静享片刻的孤寂。

"几时残烛下,重听讲精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候,在昏黄的灯光下,再次聆听朋友关于学问精妙之处的讨论。在这里,“几时”意味着“何时”,即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残烛”则是指快要燃尽的蜡烛,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对知识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学问与物质生活、友情与世俗制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以及他对于纯粹学术交流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