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选时开班草酌,奇探曾见系檐壶
出处:《次韵沧洲雅集五首》
明 · 黄衷
底用封章乞鉴湖,西林衣屦未全孤。
文苞已许瞻威凤,修胫何堪借短凫。
胜选时开班草酌,奇探曾见系檐壶。
幽栖不是高人宅,丹雘无烦献御图。
文苞已许瞻威凤,修胫何堪借短凫。
胜选时开班草酌,奇探曾见系檐壶。
幽栖不是高人宅,丹雘无烦献御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次韵沧洲雅集五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沧洲雅集的情景,展现了文人雅士聚会的风雅氛围。
首联“底用封章乞鉴湖,西林衣屦未全孤”,以“底用”引出疑问,表达了对邀请鉴湖之行的婉转拒绝,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并未因这次聚会的缺席而有所疏远。接着,“西林衣屦未全孤”一句,通过描述友人的装束和行迹,进一步强调了彼此间的默契与情感纽带。
颔联“文苞已许瞻威凤,修胫何堪借短凫”,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威凤”,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以“短凫”自喻,谦逊地表示自己虽才疏学浅,但愿意借机学习,体现了诗人虚心求教的态度。
颈联“胜选时开班草酌,奇探曾见系檐壶”,描绘了雅集中欢聚畅饮的场景,其中“班草酌”意指在草地上设宴饮酒,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聚会氛围;“系檐壶”则可能是指悬挂于屋檐下的酒壶,寓意着酒香四溢,气氛热烈。
尾联“幽栖不是高人宅,丹雘无烦献御图”,以“幽栖”形容雅集的环境,既清静又充满诗意;“高人宅”则暗指雅集不仅是文人相聚之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这样的聚会无需特意献上御图(皇家的图谱或画册),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心灵的交流与精神的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雅集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艺术、文化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