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愁入眼春无态,祗恨穿花蝶作缘全文

不愁入眼春无态,祗恨穿花蝶作缘

出处:《赋得薄命词
明 · 凌义渠
装云做雨总堪怜,色借芙蓉也自妍。
几向朱门窥赠枕,时闻月下整辎軿。
不愁入眼春无态,祗恨穿花蝶作缘
记取醉馀人散后,侬家合比夜舒莲。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悲凉命运与内心情感。首句“装云做雨总堪怜”,运用拟人手法,将女子的命运比作变幻莫测的天气,暗示其生活充满了不可预知的苦难与挫折,引人同情。接着,“色借芙蓉也自妍”一句,通过比喻,将女子的美貌与荷花相提并论,赞美其外表的美丽,同时也暗含了女子虽美却难以得到应有尊重的无奈。

“几向朱门窥赠枕,时闻月下整辎軿”两句,通过对比朱门大宅与月下的幽静场景,表达了女子渴望被重视和接纳的愿望,以及在现实中的孤独与失落。这里“朱门”象征着权贵之家,“赠枕”则暗示着女子对爱情的渴望,而“辎軿”则是古代载物的车辆,此处可能隐喻着女子内心的沉重与无助。

“不愁入眼春无态,祗恨穿花蝶作缘”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她不担心自己的美丽无人欣赏,但遗憾的是,那些追求者如同蝴蝶般短暂,无法成为长久的伴侣。这里的“穿花蝶”既指实际的蝴蝶,也象征那些短暂的、表面的爱慕者。

最后,“记取醉馀人散后,侬家合比夜舒莲”两句,以夜间的莲花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繁华过后,如同夜间的莲花一样,独自绽放,美丽而寂寞。这不仅表现了女子在爱情与生活中遭遇的孤独与凄凉,也暗示了她坚韧独立的性格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社会边缘挣扎与抗争的形象,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