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汝海之南鲁山左,亦有此泉名不播
出处:《题鲁山温泉》
宋 · 晁冲之
平生耳熟闻骊山,梦寐不到临潼关。
当年太液金井碧,温泉宛在关山间。
忆昔君来必十月,骑玉花骢带风雪。
太真独侍沐浴边,鲸甲龙鳞影清绝。
五十年升平一迷,却驱万骑出关西。
自为前朝同祸水,翻令后代异廉溪。
君不见汝海之南鲁山左,亦有此泉名不播。
征夫问路说汤头,可怜是亦陈惊坐。
当年太液金井碧,温泉宛在关山间。
忆昔君来必十月,骑玉花骢带风雪。
太真独侍沐浴边,鲸甲龙鳞影清绝。
五十年升平一迷,却驱万骑出关西。
自为前朝同祸水,翻令后代异廉溪。
君不见汝海之南鲁山左,亦有此泉名不播。
征夫问路说汤头,可怜是亦陈惊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骊山:著名的骊山。潼关:秦代的重要关隘。
金井:装饰华丽的井。
玉花骢:名贵的马。
风雪:寒冷的天气。
太真:杨贵妃的别称。
鲸甲龙鳞:形容贵妃的华美。
五十年升平:长久的和平时期。
关西:函谷关以西地区。
同祸水:比喻引起动荡的人物。
廉溪:指廉洁的溪流。
汝海:古代湖泊名。
鲁山:鲁山山脉。
名不播:名声未广为人知。
汤头:温泉所在地。
陈惊坐:陈涉起义时的典故,形容惊讶或震动。
翻译
一生中常听说骊山的美名,梦境中从未亲临潼关的壮丽。当年太液池畔金井碧绿,温泉仿佛还在关山之间流淌。
回忆起你那时必定是十月来访,骑着玉花骢马,顶风冒雪踏过冰雪之路。
杨贵妃独自在温泉边沐浴,她的身影映照在水中,如鲸甲龙鳞般清冷绝美。
五十年的太平盛世转眼成空,如今却驱使万马出关西去。
我曾与前朝共度灾难,反让后世以我为贪泉,与廉溪不同。
你可知道,在汝海之南鲁山之侧,也有这样的温泉,却默默无闻。
行人询问路途,只知汤头,不知这泉也曾让陈涉惊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与某位尊贵人物有关的温泉之旅。骊山和临潼关都是古代著名的地理标志,而温泉宛在其间,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诗人通过“忆昔君来必十月,骑玉花骢带风雪”表达了对那位尊贵人物的怀念,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太真可能指的是李白,他在唐朝时就以好客闻名,因此这里提到的沐浴边侍候,很可能是在描述一次宴会或是特殊的聚会。
然而,“五十年升平一迷”则转换了语气,表达了一种历史的错综复杂,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接下来的“却驱万骑出关西”可能是在描述某个历史事件,或是比喻着个人对抗命运的努力。
最后两句“自为前朝同祸水,翻令后代异廉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反思,以及希望后世能够有所不同。而“君不见汝海之南鲁山左,亦有此泉名不播。征夫问路说汤头,可怜是亦陈惊坐”则是对另一个温泉地点的描述,以及对于那些不知温泉历史的旅人的一种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温泉这一特定的地点,勾勒出了一段复杂的情感历程和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