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昴昏当午,诹訾旦在东
出处:《皇帝閤春帖子六首 其三》
宋 · 苏颂
西昴昏当午,诹訾旦在东。
圣君南面治,常候四星中。
圣君南面治,常候四星中。
注释
西昴:古代星宿名,指西方的昴宿。昏当午:傍晚时分接近正午。
诹訾:古代星宿名,位于东方。
旦:早晨。
圣君:指德高望重的君主。
南面:古代君主坐北朝南,这里指南方为尊位。
治:治理,管理。
四星:指特定的四颗星,可能是天文中的重要标志。
中:中央,这里指星辰运行的轨迹。
翻译
傍晚时分西天昴星渐渐低垂,东方诹訾星即将升起。神圣的君主坐镇南方治理国家,常常关注这四颗星辰的变化。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图景。"西昴昏当午,诹訾旦在东"写的是日影仪表的指示,昴星(北斗七星之一)在正午时分隐没于西方,而太阳则在东升起,通过这种天文现象来比喻时间的流转和秩序的维持。"圣君南面治"中的“圣君”指的是皇帝,"南面"是皇帝处理政务时所坐的方向,意味着皇权的尊贵与稳固。"常候四星中"则表明皇帝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总是以天上的四星(可能指北斗七星中的某几颗)为参照,以期政绩如同恒星般稳定。
诗人通过这种写法展现了对皇权的尊崇,以及对于君主理政能力的赞美。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君王应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