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从来妙莫穷,何须痴坐学观空
出处:《又次韵答之十首 其六》
宋 · 释德洪
此法从来妙莫穷,何须痴坐学观空。
劈开结角罗纹处,摄入圆伊三点中。
劈开结角罗纹处,摄入圆伊三点中。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艺术之美。
首句“此法从来妙莫穷”,开门见山地点出主题,赞美了一种高妙绝伦、无穷无尽的法门或智慧。这里的“此法”既可理解为佛法,也可泛指一切精妙的学问或技艺,强调了其深远与博大精深的特点。
次句“何须痴坐学观空”,则对传统的静坐冥想修行方式提出了质疑或反问,暗示了一种更为灵活和内在的修行方法。这里“痴坐”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传统修行中的呆板状态,而“学观空”则是指通过观察内心虚空来达到心灵净化的目的。诗人似乎在说,不必拘泥于形式,内心的真实体验与领悟才是关键。
后两句“劈开结角罗纹处,摄入圆伊三点中”,进一步深化了前文的意蕴。第一句“劈开结角罗纹处”使用了“结角罗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在复杂纷乱的事物中寻找本质或真相的过程,如同在织锦上找到关键的结点。第二句“摄入圆伊三点中”则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核心,即“圆伊三点”,这可以理解为是事物的本质、真理或核心所在。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在复杂现象中洞察本质、把握核心的智慧与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修行、认知与智慧的主题,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