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近见龙犹在野,秋深旅雁总随阳全文

天近见龙犹在野,秋深旅雁总随阳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高山溯自太王荒,车马东来四百霜。
天近见龙犹在野,秋深旅雁总随阳
中兴未尽烦回纥,太简谁能议子桑?可慰旧京佳气望,别来吟鬓觉微苍。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次韵苏盦壬申九日》。诗中描绘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首联“高山溯自太王荒,车马东来四百霜”以高山起笔,追溯至远古时期,太王荒象征着历史的源头,车马东来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四百霜暗示了漫长岁月的累积,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天近见龙犹在野,秋深旅雁总随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见龙”比作国家的兴盛,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旅雁随阳”则象征着人民在动荡时期仍能团结一致,追寻光明的方向。

颈联“中兴未尽烦回纥,太简谁能议子桑?”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待,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疑问:在国家重建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借助外力(回纥),以及如何处理内政(子桑)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

尾联“可慰旧京佳气望,别来吟鬓觉微苍”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旧京佳气望,意味着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吟鬓微苍,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通过岁月的痕迹,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还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