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全文

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

出处:《明发五峰寺
宋 · 杨万里
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
山路无短长,人心有往返。
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
若非人事牵,无奈老身懒。
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
孤愁念群驺,尺泥滑双趼。
首涂天全湿,回辙云半捲。
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饭。
颓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
暂劳新不堪,遐征旧所叹。
松菊岂不怀,樊笼何时免。
瘦藤要觅闲,到了古道院。

注释

归时:返回的时候。
去时:离开的时候。
人心:人的内心感受。
人事:人事关系或官场事务。
初心:最初的意愿或决心。
夜雨:夜晚的雨。
群驺:随行的马夫。
尺泥:一小段泥泞路。
回辙:返回的车辙。
松床:松木制成的床。
野饭:野外的简餐。
颓然:疲惫的样子。
遐征:长途跋涉。
松菊:象征隐逸生活。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

翻译

归程何时能近,离别之路却遥远。
山路不论长短,人心却有反复。
每次为了官职期限,都要去拜访乡县。
如果不是人事牵绊,就是我这老身懒散。
当初怀着这样的决心出发,夜晚的雨中清醒了醉眼看世界。
孤独愁绪,想念着随行的马夫,泥泞道路使双脚磨破。
起初的道路被雨水打湿,回头的车辙卷起半边云烟。
投宿寺庙借来松木床,唤僧人共享野外饭菜。
疲倦地睡了一觉,旅途的辛劳得到了满足。
短暂的劳累难以承受,长久的征途曾让我感叹。
对松菊的思念怎能忘怀,何时才能摆脱束缚的樊笼。
瘦藤渴望寻找清闲,最终来到古老的道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的心境和沿途的所见所感。"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山路无短长,人心有往返。"开篇即点明了归途与出发时的心境差异,山路本无长短,但人的情怀却在不断地往复变化。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因公务离开家乡,每次出门都要告别亲土,心中充满不舍。"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若非人事牵,无奈老身懒。"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职责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

在夜雨中醒来,诗人的醉眼似乎也清醒了许多,对远方的亲朋好友感到孤独和愁绪。"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孤愁念群驺,尺泥滑双趼。首涂天全湿,回辙云半捲。"

诗人找到了一个寺庙,在那里借宿并与僧侣共进野饭,终于得以休息,消除了行旅的劳顿。"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饭。颓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

然而,这种短暂的休憩也掩饰不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暂劳新不堪,遐征旧所叹。松菊岂不怀,樊笼何时免。"

最后,诗人渴望找到一处清静之地,以便安放心灵。"瘦藤要觅闲,到了古道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归乡、职责与个人情感之间冲突的心路历程,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寻找内心平静的愿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