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出处:《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唐 · 齐己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
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敢谓:敢于说。神仙手:神仙般的手笔,比喻高超的写作技巧。
多怀:充满。
老比丘:年老的和尚。
编联:编排组合,这里指创作诗文。
鹿野:鹿野苑,佛教圣地,这里代指佛学或高深的学问之地。
酬唱:相互吟咏唱和。
龙楼:龙宫的高楼,比喻高贵或神秘的地方。
洛浦:洛水之滨,常用来形容美丽或有灵气的地方。
精灵:神话中的精怪、仙灵。
慑:震慑,吓唬住。
邙山:位于今河南洛阳北,古代著名的墓葬地,这里泛指坟墓众多的地方。
鬼魅:鬼怪。
二南:《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代表了风雅的传统。
风雅道:风雅的传统或风气。
化:教化,传播。
东周:历史时期,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翻译
谁敢说这是神仙的手笔,却饱含着年老僧人的情怀。诗文编排仿佛来自遥远的鹿野苑,唱和之作回响在龙宫的高楼。
洛水之畔的精怪都被其气势所震慑,邙山中的鬼魅也为此感到忧愁。
二南(《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的风雅之道,从此在东周大地上传扬开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学艺术的高雅追求。诗中的“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谢高辇先辈在诗歌创作上的崇拜之情,将其比喻为手持仙笔的神仙,并且感慨于谢高辇年事已高,心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则描绘了一场诗酒友朋的雅集,诗人与谢高辇等人在龙楼畅饮酬酢,共同吟诵诗篇,构建了一个文化艺术交流的美好画面。
接下来的“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洛浦与邙山都是古代名胜之地,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忧郁。
最后,“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深刻认识。这里的“二南”可能指的是南朝的文学成就,而“风雅道”则是对文艺精髓的称颂。诗句表明,自从与谢高辇等人的交流后,诗人对于文学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得东周的文化艺术得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文学艺术的抒发,展现了一位文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追求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