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默坐似心斋,南北曾穿几緉鞋
出处:《借张山长韵呈方虚谷 其二》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归来默坐似心斋,南北曾穿几緉鞋。
踏遍关河才思古,名知草木宦情佳。
桐江胜景归吟卷,练水寒云入壮怀。
试数时贤谁敢并,苏黄端的是同侪。
踏遍关河才思古,名知草木宦情佳。
桐江胜景归吟卷,练水寒云入壮怀。
试数时贤谁敢并,苏黄端的是同侪。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词人杨公远所作,名为《借张山长韵呈方虚谷(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归来后的心境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归来默坐似心斋”,这里表达了诗人归来后的宁静与内省,心斋指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心灵状态。
“南北曾穿几緉鞋”,这句透露出诗人曾经游历四方的丰富生活经验,以及对往事的追忆。緉鞋,在这里代表了行走和旅行。
“踏遍关河才思古,名知草木宦情佳”,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物情感上的认同。踏遍关河,意味着诗人已经历经了许多艰难险阻,而“名知”则显示出诗人对事物深刻的理解。
“桐江胜景归吟卷”,这里的“吟卷”可能指的是诗人将自己对美好风景的感受通过吟咏来记录和传承。桐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名,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笔下。
“练水寒云入壮怀”,这句则描绘了一种雄浑、壮丽的情景。练水指的是水流湍急,寒云则是秋天的冷清气象,而“壮怀”则表达了诗人胸襟广阔。
“试数时贤谁敢并”,这句中,“时贤”指的是同时代的贤者或才子,而“谁敢并”则是在问谁能与这些贤者相提并论,显示出对当下人才的挑战和期待。
最后,“苏黄端的是同侪”,这里的“苏黄”可能是指苏轼(苏东坡)和黄庭坚两位宋代文学大家,而“端正”则形容他们的文章风格。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前辈文人的景仰,同时也在寻找与之相匹配的人才。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某些方面,尤其是对于历史、自然和人才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