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县白日,秦刻卧苍苔
出处:《游会稽山》
明 · 袁凯
山实杨州镇,人逾浙水来。
禹功县白日,秦刻卧苍苔。
龙起梅梁去,神游石洞开。
明朝有余兴,更上越王台。
禹功县白日,秦刻卧苍苔。
龙起梅梁去,神游石洞开。
明朝有余兴,更上越王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游会稽山》。袁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会稽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首句“山实杨州镇”,点出会稽山位于扬州附近,地理位置重要。次句“人逾浙水来”则写出游人络绎不绝,从浙江方向而来,展现了山地的吸引力。
“禹功县白日”一句,借大禹治水的典故,赞美了会稽山的历史悠久和人文价值,暗示着山川的雄伟与古代英雄的丰功。接下来,“秦刻卧苍苔”则提及秦朝留下的遗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那些古老的石刻如今被青苔覆盖,更显沧桑。
“龙起梅梁去,神游石洞开”运用了神话传说,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奇幻的景象,仿佛龙腾而起,神仙在石洞间游历,富有神秘色彩。最后两句“明朝有余兴,更上越王台”,表达了诗人对明日再游的期待,以及对越王台的向往,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整体来看,袁凯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展现了会稽山的壮美与深厚内涵,体现了明代文人游记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