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绘珍禽剪彩笺?化成鸾鹤奏钧天
出处:《九日旗峰戏咏风筝》
明 · 邓云霄
谁绘珍禽剪彩笺?化成鸾鹤奏钧天。
抑扬线索腾双翮,泛弄宫商抚一弦。
瑶瑟听来移别调,玉箫随去挟飞仙。
繁声莫遣惊南雁,岁晏音书正待传。
抑扬线索腾双翮,泛弄宫商抚一弦。
瑶瑟听来移别调,玉箫随去挟飞仙。
繁声莫遣惊南雁,岁晏音书正待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九日旗峰上放风筝的场景,诗人以风筝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首联“谁绘珍禽剪彩笺?化成鸾鹤奏钧天。”以设问开篇,将风筝比作精心绘制的珍禽彩笺,化身为鸾鹤,在天空中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抑扬线索腾双翮,泛弄宫商抚一弦。”进一步描述了风筝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抑扬顿挫的线条如同双翅在空中翱翔,而“泛弄宫商抚一弦”则形象地表现了风筝在空中划出的音律之美,仿佛在弹奏一曲悠扬的乐章。
颈联“瑶瑟听来移别调,玉箫随去挟飞仙。”通过瑶瑟和玉箫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仿佛在倾听远方传来的声音,调整自己的情感,同时伴随着飞仙的玉箫,寓意着心灵的相通与超越时空的联系。
尾联“繁声莫遣惊南雁,岁晏音书正待传。”提醒人们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不要让喧嚣的声音惊扰到南迁的大雁,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尊重,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期待着岁末之时能够收到他们的音讯。
整首诗通过风筝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艺术美感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远方亲朋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