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也复从鸣銮,凤沼诗盟故未寒
宋 · 周必大
推敲也复从鸣銮,凤沼诗盟故未寒。
两制空烦舍人样,外郎争比大夫官。
翰林今夜仍连直,讲殿明朝岂两般。
毕竟五金如五味,莫因黄白议咸酸。
两制空烦舍人样,外郎争比大夫官。
翰林今夜仍连直,讲殿明朝岂两般。
毕竟五金如五味,莫因黄白议咸酸。
注释
鸣銮:古代宫中使用的铜铃,象征君王出行的仪仗声。凤沼:凤凰池,代指皇宫中的翰林院。
两制:唐代的中书、门下两省,后泛指宰相之位。
舍人:古代官职名,负责起草诏书等,此处指宰相属官。
外郎:唐代的一种低级官员,此处可能指地位较低的文官。
大夫: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高级官员。
连直:连续值勤。
讲殿:皇帝听讲或处理政务的地方。
五金:借指各种官职。
五味:比喻各种不同的官职或人生经历。
黄白:黄金白银,象征财富和地位。
咸酸:比喻高低贵贱,批评或指责。
翻译
反复推敲只为应和鸣銮的乐声,凤凰池边的诗会约定仍然温暖如初。宰相与翰林的职位不再只是模仿,外郎们也渴望比肩大夫的尊荣。
今晚的翰林依旧连续值班,明天的朝堂讲解难道会有不同?
毕竟官职如同五味,不必因为金银之别而论高低优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所作,题为《从驾过德寿宫马上得程泰之次庚寅玉堂旧韵有银章金带之戏走笔为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首句“推敲也复从鸣銮”描绘了诗人参与宫廷活动的情景,暗示着诗人的文采受到皇帝赞赏。接下来的“凤沼诗盟故未寒”回忆了诗人与程泰之在玉堂的诗歌唱和,显示出他们深厚的友谊。
“两制空烦舍人样,外郎争比大夫官”两句,通过比较官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地位的谦虚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才华的认可。诗人感叹自己虽在翰林院值勤,但明日的讲殿职责可能有所不同,暗示着朝廷政务繁忙。
最后两句“毕竟五金如五味,莫因黄白议咸酸”以“五金”比喻五种官职,形象地说明各种官职各有其价值和味道,不应仅以金银象征的高低来评价其优劣。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官场浮华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参与,又体现了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官场地位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