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来为牧,孜孜奉母慈
出处:《奉挽近故太夫人史氏二首 其二》
宋 · 度正
有子来为牧,孜孜奉母慈。
涵濡千里润,雍睦一家推。
寿考国人愿,循良圣主知。
诏书催令伯,叹息想遗规。
涵濡千里润,雍睦一家推。
寿考国人愿,循良圣主知。
诏书催令伯,叹息想遗规。
注释
有子:有个孩子。来为:前来担任。
牧:牧童。
孜孜:勤勉不懈。
奉母:侍奉母亲。
慈:慈爱。
涵濡:滋润。
千里:广大地区。
雍睦:和睦。
推:推崇。
寿考:长寿。
国人:全国人民。
愿:期盼。
循良:贤良。
圣主:贤明的君主。
知:深知。
诏书:皇帝的命令。
催令伯:催促他出任要职。
叹息:感叹。
遗规:遗留的准则或榜样。
翻译
有个孩子来当牧童,勤勉孝顺母亲慈爱无比。他的爱心如江河滋润千里,使得家庭和睦被众人推崇。
全国人都期盼长寿安宁,贤明的君主深知他的美德。
皇上的诏书催促他出任要职,人们感叹他的遗训和典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为纪念已故的太夫人史氏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有子来为牧,孜孜奉母慈",赞美了儿子孝顺母亲,尽心尽力地侍奉。"涵濡千里润,雍睦一家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的仁德如春雨般滋润全家,使得家庭和睦和谐。"寿考国人愿,循良圣主知",表达了国人的期望,希望母亲长寿且品行端正,得到圣明君主的认可。最后两句"诏书催令伯,叹息想遗规",暗示了母亲的美德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但诗人因母亲的离世而深感惋惜,追忆她的遗训和榜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