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却江头一丛柳,当愁无地著江山
出处:《沙溪江亭》
宋 · 杨万里
渔舟竟日不知还,水碓无人也不闲。
斫却江头一丛柳,当愁无地著江山。
斫却江头一丛柳,当愁无地著江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渔舟:渔船。竟日:整天。
还:回来。
水碓:舂米的水力工具。
无人:没有人。
也:同样。
闲:空闲。
斫却:砍倒。
江头:江边。
一丛柳:一片柳树林。
当愁:因为愁绪。
无地:没有地方。
著:放置。
江山:江山美景。
翻译
渔舟整天忙碌不知归,水碓空置无人来使唤。砍倒江边那一片柳树,因为愁绪无处安放,连江山都嫌小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远的江景图画。"渔舟竟日不知还",表明渔夫整日在水上劳作,不知归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水碓无人也不闲",则是说即使是水碓这种需要常有人看守的地方,在这宁静的江景中也显得空旷而无人打扰。
接下来的两句"斫却江头一丛柳,当愁无地著江山",诗人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斩断江边的一丛柳树,表面上是对自然的改造,实则是在表现诗人的忧愁之情——在这广阔的江山之间,找不到寄托自己愁绪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舟、水碓和斩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面对自然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情怀,他们往往通过与自然的交融来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