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帘授老易,细雨洒庭虚
出处:《闲居杂诗二十首》
明 · 邓云霄
下帘授老易,细雨洒庭虚。
往事据梧外,闲心散帙馀。
花飞春渐老,懒与世弥疏。
幸接东邻子,高文一起予。
往事据梧外,闲心散帙馀。
花飞春渐老,懒与世弥疏。
幸接东邻子,高文一起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一角,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下帘授老易”,以“下帘”暗示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通过“授老易”这一动作,展现了他沉浸在《周易》的智慧世界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接着,“细雨洒庭虚”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景象,细雨轻柔地洒落在空旷的庭院里,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环境,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往事据梧外,闲心散帙馀”两句,将思绪从现实拉回到记忆之中,梧桐树下的往事似乎在提醒着诗人过去的岁月,而“闲心散帙馀”则表明了诗人此刻的心境,他在书籍的海洋中寻找心灵的寄托,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满足。
“花飞春渐老,懒与世弥疏”则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花朵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尘世的疏离感。这里,“懒与世弥疏”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向往。
最后,“幸接东邻子,高文一起予”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邻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尽管是“东邻子”,但通过共同的高雅文学作品,彼此之间产生了共鸣,这种精神上的交流使得诗人感到欣慰与满足,也体现了他在闲居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感世界,以及在自然与书籍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精神追求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