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车罢后残黄犊,退艗停时稳白鸥
出处:《得大名报后上疏乞休》
明 · 王世贞
病惊除目到沧洲,懒愧浮名入帝州。
一物转劳天地德,馀生不傍古今愁。
徵车罢后残黄犊,退艗停时稳白鸥。
但语世情吾任老,即妨身计总何求。
一物转劳天地德,馀生不傍古今愁。
徵车罢后残黄犊,退艗停时稳白鸥。
但语世情吾任老,即妨身计总何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得大名报后上疏乞休(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联“病惊除目到沧洲,懒愧浮名入帝州”,诗人以“病”和“懒”自况,暗示自己因病体不适而离开官场,前往远离尘嚣的“沧洲”寻求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浮名”的不屑,认为追求官场的荣华富贵(“入帝州”)是虚妄的,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颔联“一物转劳天地德,馀生不傍古今愁”,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承载着天地的恩泽,而他愿意在余生中远离世俗的烦恼,不被历史的变迁所困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颈联“徵车罢后残黄犊,退艗停时稳白鸥”,通过描绘退役后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退役后的黄牛不再劳作,平稳地享受着悠闲时光;而白鸥在平静的水面上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希望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尾联“但语世情吾任老,即妨身计总何求”,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只愿随波逐流,顺应自然,年老之后不再计较世事,对于个人的身外之物和功名利禄,他已经无所求。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