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行亦不远,世故方如山全文

此行亦不远,世故方如山

宋 · 苏辙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乾。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难。
此行亦不远,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绝何由刊。
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轩。
闭门书史丛,开口治乱根。
文章风云起,胸胆渤澥宽。
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
横流一倾溃,万类争崩奔。
孔融汉儒者,本自轻曹瞒。
誓将贫贱身,一悟世俗昏。
岂意十年内,日夜增涛澜。
生民竟憔悴,游宦岂复安。
水深火益热,人知蹈忧患。
甄丰且自叛,刘歆苟盘桓。
而况我与兄,饱食顾依然。
上愿天地仁,止此祸乱源。
岁月一徂逝,尚能反丘园。

拼音版原文

qiūqíngjuànliúliáobiànxiànggān

biǎnzhōujiǔjiěwèixíngnán

xíngyuǎnshìfāngshān

chícùnrènchánjuéyóukān

niànniánshǎosōngyúnnánxuān

ménshūshǐcóngkāikǒuzhìluàngēn

wénzhāngfēngyúnxiōngdǎnxièkuān

zhīshēnānwēiyǎngdàosuǒcún

héngliúqīngkuìwànlèizhēngbēngbēn

kǒngrónghànzhěběnqīngcáomán

shìjiāngpínjiànshēnshìhūn

shíniánnèizēngtāolán

shēngmínjìngqiáocuìyóuhuànān

shuǐshēnshuǐrénzhīdǎoyōuhuànzhēnfēngqiěpànliúxīngǒupánhuán

érkuàngxiōngbǎoshírán

shàngyuàntiānrénzhǐhuòluànyuán

suìyuèshìshàngnéngfǎnqiūyuán

注释

流潦:积水。
古汴:古代汴河。
扁舟:小船。
解:解开,启程。
世故:世事、人间的复杂情况。
刊:削除、改变。
松筠:松树和竹子,象征坚韧。
閟:隐藏。
胸胆:胸怀、胆识。
渤澥:大海。
曹瞒:曹操的字。
贫贱:贫穷低微的地位。
涛澜:比喻世事的波涛起伏。
憔悴:形容人瘦弱、疲倦。
游宦:在外做官。
甄丰:历史人物,东汉末年的官员。
刘歆:历史人物,东汉学者。
盘桓:犹豫不决。
饱食:指享受优裕的生活。
仁:仁爱。
丘园:指田园或隐居之地。

翻译

秋日晴朗,积水退去,古汴河逐渐干涸。
小船长久停留,因惧怕前行的艰难。
这次行程其实不远,但世事纷繁如同大山。
我仅有一寸短剑,如何能斩断这重重困境。
回忆过去,我们都是少年,松竹环绕南窗。
闭门读书,谈论治乱,胸怀壮志如海。
文章如风云般兴起,胸襟开阔无边。
未曾料到自身安危,只遵循道义行事。
社会动荡,一切秩序崩溃,众生惶恐。
孔融身为儒家,本就看不起曹操那样的人。
发誓以贫贱之身,揭露世间的昏暗。
未料十年间,世事波涛汹涌,百姓困苦。
民生凋敝,仕途不再安宁。
水深火热之中,人们更应忧虑国事。
甄丰背叛,刘歆犹豫不决。
更何况我和兄长,仍需面对现实。
我向上天祈愿,愿天地仁慈,平息祸乱。
时光匆匆流逝,但仍希望能回归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世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处境和理想的感慨。首句“秋晴卷流潦”描绘了秋季晴朗的景象,但积水被风吹散,暗示着社会表面的平静下隐藏着问题。接下来的“古汴日向乾”暗指汴京局势日益严峻,而“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诗人感叹“此行亦不远,世故方如山”,表明他深知现实的复杂和险恶。“我持一寸刃,巉绝何由刊”以刀比喻自己的微薄之力,难以改变现状。回忆过去,他曾与兄弟共同研读经史,关注天下大事,“文章风云起,胸胆渤澥宽”,展现了他们曾经的抱负和理想。

然而,现实的黑暗超出了他们的预期,“生民竟憔悴,游宦岂复安”,民生凋敝,仕途不再安宁。诗人借用历史典故,如孔融轻视曹操,表达自己坚守道义的决心,但现实的变化却远超想象。“水深火益热,人知蹈忧患”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矛盾的加剧。诗人反思自身和兄弟的处境,虽然饱食无忧,但仍深感责任重大。

最后,诗人祈求天地仁慈,停止战乱,同时表达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希望岁月流逝后,能有机会回到宁静的生活中。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苏辙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