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送烦公助汤饼,猫头突兀想穿篱
出处:《谢人惠猫头笋》
宋 · 黄庭坚
长沙一月煨鞭笋,鹦鹉洲前人未知。
走送烦公助汤饼,猫头突兀想穿篱。
走送烦公助汤饼,猫头突兀想穿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长沙:地名,指长沙城。煨:炖煮。
鞭笋:一种竹笋。
鹦鹉洲:地名,位于长江中游,武汉附近。
未知:未被广泛知道或了解。
走送:亲自送去。
烦公:麻烦您,客气话。
汤饼:面食,如面条、饺子等。
猫头突兀:形容形状奇特像猫头。
穿篱:穿过篱笆,可能指送到某人家中。
翻译
在长沙的冬天,人们常常炖煮鞭笋来吃。鹦鹉洲前,这种美食的历史可能还没有被许多人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谢人惠猫头笋》。诗中,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收到朋友赠送的猫头笋后的情景。"长沙一月煨鞭笋",他想象着在寒冷的长沙冬季,烹煮着朋友特意送来的猫头笋,如同一缕暖意。"鹦鹉洲前人未知",诗人借鹦鹉洲的历史典故,暗示这份馈赠的珍贵和稀有。"走送烦公助汤饼",表达了对朋友热情款待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友情的深厚。最后两句"猫头突兀想穿篱",形象地描绘了猫头笋的形状,似乎能穿透篱笆,生动有趣,富有画面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温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谢意,也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