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空山学道装,难忘情处在河梁
出处:《石门郁曾发游秦归赋赠兼示胡圆表徐导柏二首》
清 · 叶燮
去去空山学道装,难忘情处在河梁。
劳生岁月宫桥柳,终古人琴断坂霜。
水咽陇头留苦调,花然巷口映诸郎。
秦宫汉殿秋原上,饱赠书生一枕长。
劳生岁月宫桥柳,终古人琴断坂霜。
水咽陇头留苦调,花然巷口映诸郎。
秦宫汉殿秋原上,饱赠书生一枕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归途中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首句“去去空山学道装”,诗人以“去去”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离别与远行的氛围,接着“空山学道装”则暗示了诗人内心对道家哲学的向往与追求。然而,“难忘情处在河梁”一句,笔锋一转,点明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难以忘怀,河梁成为了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劳生岁月宫桥柳,终古人琴断坂霜”,通过对比“劳生”与“古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宫桥柳与古人琴,分别象征着繁华与艺术,而断坂霜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终结。
“水咽陇头留苦调,花然巷口映诸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水咽陇头,花然巷口,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苦调与诸郎的映照,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也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
最后,“秦宫汉殿秋原上,饱赠书生一枕长”,将视角拉回历史,秦宫汉殿代表了古代的辉煌与荣耀,秋原上的场景则赋予了画面以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感。饱赠书生一枕长,则是诗人对后世学子的期许与祝福,希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如同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深邃思考与情感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思,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