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之倒之,使不得吐簧而为词
出处:《野鸟叹时郡守考较待士非礼故作》
明 · 吴琏
款款于飞,学振羽仪。
聿突玄鸱,既爪我皮,复裂我衣。
颠之倒之,使不得吐簧而为词。
已而已而,待逢尧与舜时吐气扬眉。
聿突玄鸱,既爪我皮,复裂我衣。
颠之倒之,使不得吐簧而为词。
已而已而,待逢尧与舜时吐气扬眉。
鉴赏
这首诗以一只野鸟的口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感慨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野鸟人格化,使其成为社会不公的见证者和受害者。
首句“款款于飞,学振羽仪”,描绘了野鸟在天空中缓缓飞翔,学习着如何展现其羽毛的美丽。这里隐喻了人们在社会中追求外在的荣誉和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能力与魅力。
接着,“聿突玄鸱,既爪我皮,复裂我衣”描述了野鸟遭受的苦难。玄鸱(一种猛禽)不仅抓破了它的羽毛,还撕裂了它的衣物,象征着社会中的强者对弱者的压迫和剥削,以及道德沦丧的现象。
“颠之倒之,使不得吐簧而为词”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混乱与不公正,使得正义的声音无法被听见,真正的言论自由被剥夺。
最后,“已而已而,待逢尧与舜时吐气扬眉”表达了野鸟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期待着未来能够遇到像古代圣君尧与舜那样的领导者,那时社会公正,人民得以舒展眉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野鸟的遭遇,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权力的滥用、道德的缺失以及言论自由的受限,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