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
出处:《再和制帅 其三》
宋 · 王之望
丘园养浩久怀安,忽侍天威咫尺间。
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
抟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
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
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
抟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
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
注释
丘园:田园。浩:广大。
怀安:心怀安宁。
天威:天子的威严。
咫尺:极近的距离。
草制:草拟。
周诰命:周朝的圣旨或命令。
筹边:筹划边疆事务。
蜀江山:蜀地的山河。
抟风:驾驭风。
三千水:形容极远的水域。
掣电:闪电般快速。
十二闲:古代官职名,表示闲适的生活。
词人:诗人。
作牧:担任地方长官。
勒铭:刻碑铭记。
剑门关:地名,位于四川。
翻译
长久以来在田园中修养,忽然间侍奉天子威严近在咫尺。草拟文书如同周朝的诰命,边疆筹划暂且重视蜀地的山河。
驾驭风雨已经激起三千里的波澜,最终回归十二闲的宁静。
上天派遣我这样的诗人来治理,要在剑门关镌刻铭记此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由闲居转而被召入宫侍奉皇帝的情景。诗中“丘园养浩久怀安”表达了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与内心的平和;“忽侍天威咫尺间”则是指突然之间就要紧贴皇权,距离变得极近。在这种角色转换下,他不得不“草制方观周诰命”,即匆忙制定策略以应对皇帝的命令,同时也在思考边疆之事,尽管只是“筹边聊重蜀江山”。
接下来,“抟风已激三千水”和“掣电终归十二闲”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天气变化,以及时间流转,这里可能隐喻着权力的变迁与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最后,“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则表达了一种命运的安排,即由上天派遣诗人来到这个职位,并在剑门关留下深刻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大事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及个人的无常与历史长河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