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出处:《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
宋 · 沈说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于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清于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篱头:篱笆边,指田园或庭院的边缘。菊花:秋季开花的植物,象征高洁。
檐卜:古代的一种植物,叶子可提取香料。
猗兰:一种香草,这里比喻香气。
九节番:可能是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簪遍:形容头发上插满了簪子,表示饮酒尽兴。
当筵:宴席上。
笑歌:欢笑和歌声,表达欢乐气氛。
翻译
悠闲地绕着篱笆欣赏菊花,有深黄色也有浅紫色,各自绽放。菊花的香气比屋檐下的卜算子还要清新,色彩的韵味比猗兰花更多彩。
仿佛觉得今天是重阳节,喝了一杯又一杯,时间并未感到晚秋已过。
任由白发插满头,暂且在宴席上放声歌唱,享受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秋日景象,诗人在篱笆旁静观菊花。菊花以其深黄浅紫之色自在地盛开,散发出清新的香气,甚过于兰花。诗中通过“九节番疑今日是”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而“一樽未觉晚秋过”则表现了诗人享受当下的乐趣,不让美好时光匆匆而过。最后两句“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寓意着即使年华老去,也要随遇而安,保持欢愉的心态。
诗中通过菊花的形象和香气,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闲适生活中感受到的平和与满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在艺术形式上,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都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字数和节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