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出处:《虞丞相挽词三首 其一》
宋 · 杨万里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
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
注释
负荷:指能承受重压的物体或能力。经纶:比喻治理国家的才能和策略。
雪山:象征高洁或隐居之地。
赤壁:历史上著名的战场,这里可能暗指英雄人物的崛起。
乾坤:天地,也可引申为天下。
奄忽:形容时间短暂,瞬间。
仲达:指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司马懿,以其智谋著称。
翻译
适宜承载重物的负载,经纶自有其根源。真正的将相出自雪山,赤壁再次改写天地。
人的生命转瞬即逝,只留下月光一抹凄凉。
世间已无像仲达那样的生者,高手无需过多谈论。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之情的诗句,由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所作。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承载历史使命的沉甸感,"负荷"暗示着肩负责任,而"偏宜重"则强调了这种责任的重大和必要性。"经纶"指的是历史的长河和线索,而"别有源"则表明这些责任和使命有其深远的根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这两句诗通过对名将和著名战役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赞美之情。"雪山真将相"可能指的是那些在严峻环境下依然坚守职责的将领,而"赤壁再乾坤"则是对三国时期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那场改变天下的伟大战争的怀念。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过往人物的无尽思念和历史的冷漠感受。"奄忽人千古"表达了一种历史长河中人物相继而逝去的情景,而"凄凉月一痕"则是诗人在月光下所感受到的一丝孤独与哀愁。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 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当下时代的失望和不满。"世无生仲达"可能是在赞美古代贤能的人物,而"好手未须论"则暗示在当下的环境中,已经没有值得称道的才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中的不足和失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