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桐乡有庙酬朱邑,鲁国何人荐孔融全文

桐乡有庙酬朱邑,鲁国何人荐孔融

出处:《仪徵道中联句
清 · 范当世
父老犹闻说沈公,桑麻遗爱满吴中。
桐乡有庙酬朱邑,鲁国何人荐孔融
白日神鲸窥骇浪,青天大鸟咽悲风。
东南民力凋残甚,继政因循望小冯。

鉴赏

此诗《仪徵道中联句(其四)》由清代诗人范当世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现实社会的感慨交织,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联“父老犹闻说沈公,桑麻遗爱满吴中。”以沈公为引,通过父老的口述,展现沈公在吴中地区留下的农耕与教化的恩泽,寓意深远,体现了古代贤者的治国理念与对后世的影响。

颔联“桐乡有庙酬朱邑,鲁国何人荐孔融。”将目光转向历史,分别提及桐乡对朱邑的纪念与鲁国对孔融的推崇,朱邑与孔融皆为历史上著名的官员或学者,他们的事迹与品德被后人传颂,此处借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

颈联“白日神鲸窥骇浪,青天大鸟咽悲风。”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以“神鲸”与“大鸟”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中的力量与生命,同时通过“窥骇浪”与“咽悲风”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悲凉的氛围,暗含对当时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尾联“东南民力凋残甚,继政因循望小冯。”直面现实,指出东南地区的民生凋敝,表达了对治理者继任者的期待与呼吁,希望他们能关注民生,改善现状,体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更深刻地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对改善民生的渴望,是清代文人关注社会、心系苍生的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