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出处:《题西明寺攻文僧林复上人房》
唐 · 李洞
谁寄湘南信,阴窗砚起津。
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
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
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
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
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拼音版原文
翻译
谁人将信送到湘南,阴暗的窗户下研磨墨汁润笔。碑文上的火烧痕迹被收录成集,遥远的海边寺庙里珍藏着真迹。
楼阁中歇息,仰望天空飞鸟,钟声惊动了半座城的人。
想象着御沟边的圆月聚会,仿佛我身处在草堂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名为《题西明寺攻文僧林复上人房》。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建筑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谁寄湘南信,阴窗砚起津。"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孤寂的情境。"谁寄湘南信"可能是指有人在遥远的地方写下了思念之情,而"阴窗砚起津"则是说在阴暗的窗前,墨渍如同小溪流淌,传达出诗人静夜里对远方亲友或故土的深切思念。
"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
这两句表明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文化遗产的珍贵。"烧痕碑入集"可能是指某些碑文因为年久失修而出现裂痕,但这些都被收录在书集中,成为了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而"海角寺留真"则暗示了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也保留着纯净不受污染的真实存在。
"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楼憩长空鸟"可能是说在高高的楼台上,有鸟儿展翅飞翔于广阔的天空之中,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而"钟惊半阙人"则是指寺庙中的钟声突然响起,让正在沉思的人们感到意外,但这种意外带来的是心灵上的震撼和清醒。
"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御沟圆月会"可能是指在皇帝赐名的河流边上,举行了赏月之会,月亮如同圆盘悬挂于天际。而"似在草堂身"则是说诗人仿佛置身于古时文人聚集的草堂之中,与古代文人的精神相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庙、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