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将寥廓意,独宿暮烟中
出处:《韶石舟中》
明 · 释今无
已见三秋雁,犹行十月风。
往来无至计,得丧欲将穷。
沙迥寒鸥白,山高夜火红。
空将寥廓意,独宿暮烟中。
往来无至计,得丧欲将穷。
沙迥寒鸥白,山高夜火红。
空将寥廓意,独宿暮烟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江上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之美。
首联“已见三秋雁,犹行十月风。”以雁南飞和风的持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雁群在秋天迁徙,而风则在十月份依然吹拂,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永恒、生命短暂的感慨。
颔联“往来无至计,得丧欲将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理思考。诗人认为人生中的来来往往并无固定的目的或终点,得与失也难以彻底穷尽,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颈联“沙迥寒鸥白,山高夜火红。”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自然画面。沙滩上孤独的白鸥,山巅上夜晚的红火,对比鲜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活力,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追求。
尾联“空将寥廓意,独宿暮烟中。”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思绪与情感。在暮色中独自栖息,诗人的心境似乎与天地融为一体,既有对宇宙的敬畏,也有对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