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
出处:《送刘秀才往东洛》
唐 · 齐己
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
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
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
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羡子:羡慕你。东周:泛指中原文化繁荣之地,这里代指一个理想的文化或政治中心。
行行:一步步地行走,也指不断前进。
旅游:在此处意指游玩,非本义的旅行游览。
烟霄:高远的天空,比喻高尚的境界或地位。
兄弟:此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僚。
事业:功业、成就。
曹刘:曹操和刘备,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代表建立伟业的人物。
洛水:流经洛阳的一条河,常被赋予文化象征意义。
清奔夏:形容洛水清澈,奔腾向前,夏指夏季,象征时间的流逝。
嵩云:嵩山的云,嵩山为中国名山,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白入秋:白云与秋季的景色融为一体,象征着时间的转换与自然的和谐。
来年:明年。
鹏化:化为大鹏鸟,出自《庄子》的大鹏展翅故事,比喻有大作为或实现远大抱负。
一举:一次性地,迅速地。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比喻理想中的美好之地或达成的崇高目标。
翻译
我羡慕你前往东周之地,步步前行并非仅为游历。那里的高远之处有杰出人物,功业遍地,如同曹操与刘备的辉煌。
洛水清澈奔流向夏天,嵩山的白云融入了秋天的景致。
期待明年你如大鹏展翅变化,一飞冲天,直上那仙境瀛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前往东周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和对其事业的期许。
"行行非旅游" 表明朋友并非简单的旅行,而是有着更深远的目的。"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中的“兄弟”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事业尽曹刘”则暗示了对友人在政治或社会领域的成就抱有很高期望。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 描述了东周的自然美景,其中“洛水清奔夏”描绘出夏日洛水清澈湍急的画面,而“嵩云白入秋”则是秋天嵩山上白云如织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对东周自然之美的赞赏。
"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中“鹏化”指的是凤凰一样的高飞,“一举上瀛洲”则是在预祝朋友来年能够像神鸟般一跃成龙,直达理想之地。这里的“瀛洲”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片仙境,诗人用此形象表达了对朋友未来高飞远航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期许,是一篇送别之作,抒写了对友人未来的殷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