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
出处:《送卢处士游吴越》
唐 · 温庭筠
羡君东去见残梅,唯有王孙独未回。
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
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
试逐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
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
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
试逐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
注释
君:指代某位公子。残梅:凋零的梅花,象征冬去春来的时节。
王孙:古代对贵族公子的称呼,这里指特定人物。
回:返回。
吴苑:古代吴国的园林或遗址。
古堞:古老的城墙。
越宫:古代越国的宫殿。
春草:春天的草木。
野水:野外的水面。
雁初下:大雁刚从空中降落。
驿楼:古代传递公文或信件的驿站。
潮欲来:潮水即将涨潮。
渔舟:打鱼的小船。
雪浪:比喻白色的浪花。
江燕:生活在江边的燕子。
荇花:一种水生植物,花开时呈绿色。
翻译
羡慕你向东离去见到残败的梅花,只有公子你独自还未归来。夕阳照亮了吴苑的古老城墙,越宫的春草茂盛地生长在高台上。
野外的水面泛起波纹,大雁刚刚落下,驿楼外风起潮涌即将来临。
试着跟随渔舟追逐那如雪的浪花,有多少江燕在荇花盛开的江面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东去的羡慕和不舍。"羡君东去见残梅",开篇便以羡慕之情揭示主题,通过残梅隐喻季节更替与独自踏上归途的情境。接下来"唯有王孙独未回",暗示诗人对那位迟迟不归的王孙的关切和期待。
中间两句"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通过对比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渲染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则转而描写了动人的自然景象,传递了一种行将到来的季节变化和时间流逝。
末尾两句"试逐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诗人以探幽寻奇的姿态,试图在波光粼粼中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行踪的关注和思念。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以春日游子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远去友人的羡慕和不舍,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