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城鼓角送钟声,顷刻三更四五更
出处:《邻家晓鸡》
宋末元初 · 仇远
严城鼓角送钟声,顷刻三更四五更。
却是邻家鸡唱准,不差消息已天明。
却是邻家鸡唱准,不差消息已天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严城:形容城市戒备森严或夜晚寂静。鼓角: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发号施令或警示。
顷刻:极短的时间。
三更四五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指深夜十一二点,四五更是凌晨一两点。
却是:原来是,竟是。
邻家:隔壁人家。
鸡唱:鸡鸣,指天快亮时的鸡叫声。
准:准确。
不差消息:没有误差,非常准确。
天明:天亮。
翻译
深沉的城市被鼓角声和报时钟声唤醒,转眼间已是深夜三四点钟。然而,邻居的公鸡已经开始啼叫,准确无误地宣告着天快亮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流逝的节奏感。"严城鼓角送钟声"一句,以宏大而庄重的声音设定了场景,让人感觉到夜色渐退,城市即将苏醒的氛围。而紧接着的"顷刻三更四五更"则描绘出时间流逝的迅速和不等人的特性,诗人巧妙地运用数字来强化这种感觉,使读者感受到夜晚最后时光的紧迫。
然而,诗人却在下一句"却是邻家鸡唱准"中突然转换视角,将听觉的对象从远处的钟声和鼓角转向了近在咫尺的家鸡之声。这里的"却是"表明了对比,而"邻家鸡唱准"则突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与自然,它不仅点出了时间的准确性,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即将到来的新一天。
最后,"不差消息已天明"一句,则是整个诗意的高潮。这里的"不差"意味着精确无误,而"消息"则包含了信息传递的意义,暗示着鸡鸣声作为夜与昼交替的信号,宣告了一天新的开始。同时,"已天明"则是对时间流逝和新一日到来的直接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也表现出了生活中的美好与平凡之物往往能带给人们最为准确而生动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