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男儿未遇总英雄,漂饭非怜计已穷全文

男儿未遇总英雄,漂饭非怜计已穷

出处:《寄旧友二首 其一
宋 · 宋伯仁
男儿未遇总英雄,漂饭非怜计已穷
鲍叔但能知管仲,孔明何必拜庞公。
秋江萍梗人何处,夜月梅花梦亦同。
借问选诗编几许,玄晖潇散渐唐风。

注释

男儿:指有志气的男子。
漂饭:形容生活困顿,四处漂泊。
鲍叔但能知管仲:鲍叔牙能识别管仲的才能。
孔明何必拜庞公:诸葛亮无需像庞德公那样隐居避世。
秋江萍梗:比喻人生无定,如秋江上的浮萍。
夜月梅花:象征高洁品格,梦中常见。
选诗编:指编纂诗歌集。
玄晖:谢朓的字,这里代指他的诗歌风格。
潇散:形容谢朓的诗风闲适。
唐风:唐代的文学风格。

翻译

男子汉未逢机遇也是英雄,四处漂泊并非无奈之举。
鲍叔牙能识破管仲的才能,诸葛亮又何须向庞德公低头求教。
秋天江面浮萍,不知何处是归人,夜晚月光下梅花梦中也相同。
试问编选了多少诗歌?谢朓的闲适风格渐渐融入唐代风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名为《寄旧友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与自我肯定之情感的诗句。

"男儿未遇总英雄,漂饭非怜计已穷。"

这两句话表明诗人虽然年轻时没有遇到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但他内心始终保持着英雄气概,而生活上的困顿并没有使他感到悲哀,因为他的志向远大,不会为眼前的贫困所动摇。

"鲍叔但能知管仲,孔明何必拜庞公。"

这两句引用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比喻自己虽然不需要像诸葛亮那样拜访庞统(即庞统受诸葛亮三顾茅庐而被拜为师)来寻求启发,因为诗人自信拥有发现和赏识人才的能力,就如同鲍叔能够认识到管仲的才能。

"秋江萍梗人何处,夜月梅花梦亦同。"

这些句子描绘出一幅秋夜静谧的景象,诗人在秋天的河边看到萍菜漂浮,感叹人间相聚难得,就如同梦中赏梅一般。

"借问选诗编几许,玄晖潇散渐唐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文学抱负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他询问自己的诗篇已经积累多少,并且他的文风已经开始接近唐朝那种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风格。

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个人的自信与抱负,也流露出对旧友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通过古典的意象和历史的借鉴,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