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犹堪忆,新诗且共酬
出处:《正月十三夜元陟先生见过观灯留酌喜而赋之》
明 · 张萱
良夜灯初放,新晴月未流。
如何二老者,亦作少年游。
妙语丝为茧,明年杖有鸠。
已完儿女债,莫问稻粱谋。
往岁犹堪忆,新诗且共酬。
不须穿夜市,何必问更筹。
如何二老者,亦作少年游。
妙语丝为茧,明年杖有鸠。
已完儿女债,莫问稻粱谋。
往岁犹堪忆,新诗且共酬。
不须穿夜市,何必问更筹。
鉴赏
此诗描绘了元宵佳节,夜晚灯火辉煌,新晴月色未满,两位年长者却如同年轻人般游玩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岁月流转中,人们对于节日欢愉的共同情感。
“良夜灯初放,新晴月未流。”开篇即营造出节日夜晚的氛围,灯火与月色交织,构成一幅温馨而又略带神秘的画面。“如何二老者,亦作少年游。”转折处,诗人对这两位年长者的举动感到惊讶,他们仿佛忘却了年龄,沉浸于节日的欢乐之中。
“妙语丝为茧,明年杖有鸠。”这两句运用比喻,赞美交谈中的智慧与幽默,同时也暗示着未来的希望与变化。“已完儿女债,莫问稻粱谋。”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释然,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往岁犹堪忆,新诗且共酬。”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并期待与友人共享新作,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不须穿夜市,何必问更筹。”最后两句,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追求物质与时间,享受当下便是最好的选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