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行将尽,烟郊望忽开
出处:《奉和圣制荅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之作》
唐 · 袁晖
魏国山河险,周王警跸回。
九旗云际出,万骑谷中来。
石路行将尽,烟郊望忽开。
赏矜垂柳报,春畏落花催。
兴逸横汾什,恩褒作颂才。
小臣瞻日月,延首咏康哉。
九旗云际出,万骑谷中来。
石路行将尽,烟郊望忽开。
赏矜垂柳报,春畏落花催。
兴逸横汾什,恩褒作颂才。
小臣瞻日月,延首咏康哉。
注释
魏国:古代国名,这里指魏地。警跸:帝王出行时的警戒和仪仗。
九旗:古代军队的标志。
万骑:形容数量众多的骑兵。
石路:山路。
烟郊:烟雾笼罩的郊外。
垂柳:象征春天的到来。
落花:春天的自然景象。
横汾什:指《横汾曲》一类的诗篇。
作颂才:有作诗赞美的才能。
小臣: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
延首:伸长脖子,表示期待。
翻译
魏国的山河地势险峻,周王出行时戒备森严地返回。众多旗帜在云端显现,成千上万的骑兵从山谷中涌来。
接近尽头的石路上,烟雾弥漫的郊野景色忽然开朗。
柳树的嫩叶报以奖赏,春天的落花似乎催促着时光流逝。
我沉浸在横汾诗篇的兴致中,受到恩宠得以作诗赞颂。
作为小臣,我仰望日月,期待着歌咏盛世的繁荣昌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河景象和皇帝巡幸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皇帝的尊崇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康的美好祝愿。
"魏国山河险"一句,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开,将读者带入到古代英雄辈出的地域。接着是"周王警跸回",通过古代圣王的形象,烘托出皇权的神圣和威严。
"九旗云际出"与"万骑谷中来"两句,则具体描写了皇帝巡幸时的壮观场面。九旗指的是皇帝的旗帜,云际出意味着其高耸入云;万骑则形象地表达了随行的众多兵马,以及他们穿越山谷的宏大气势。
"石路行将尽"和"烟郊望忽开"两句,诗人通过对道路尽头与景色突现的描写,表现了由险峻到开阔的视觉体验变化,这也是皇帝巡幸过程中自然景观的突出展示。
接下来的"赏矜垂柳报"和"春畏落花催"两句,则是对皇帝巡幸中欣赏自然美景的细节描写。其中“赏矜”一词,特指皇帝赏赐之意;“垂柳报”,则是通过垂柳来传递信息或庆贺;“春畏落花催”,则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兴逸横汾什"和"恩褒作颂才"两句,是诗人对皇帝英明才智的赞美。其中“兴逸”指的是皇帝的文治功业;“横汾什”,则是形容皇帝文学艺术成就之丰富;“恩褒作颂才”,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才华的崇敬。
最后,“小臣瞻日月,延首咏康哉”两句,是诗人以谦卑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对于皇帝如同日月般光辉照耀的景仰,以及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祈愿。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着帝制时代特色的赞美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与皇权威严的巧妙结合,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更是表达了对于国家和君主的无尽忠诚与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