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先生信,空怀汗漫秋
出处:《怀轩辕先生》
唐 · 齐己
不得先生信,空怀汗漫秋。
月华离鹤背,日影上鳌头。
欲学孤云去,其如重骨留。
槎程在何处,人世屡荒丘。
月华离鹤背,日影上鳌头。
欲学孤云去,其如重骨留。
槎程在何处,人世屡荒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不得:没有得到。先生:指尊敬的人或老师。
信:书信。
空怀:徒然怀着。
汗漫秋:形容时间漫长而无所作为,如同虚度的秋天。
月华:月光。
离:离开,此处指月光移开。
鹤背:白鹤的背部,常象征高洁或仙气。
日影:太阳投下的光影。
鳌头:传说中海里的大龟,常用来比喻第一名或显赫的位置。
欲学:想要学习,希望做到。
孤云:孤独的云朵,比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其如:无奈,可是。
重骨:指身负重任或有重要使命,也指身体沉重无法轻易离开。
槎程:仙槎的行程,古代传说中能乘往天河的竹木筏,这里比喻成仙的途径。
在何处:在哪里。
人世:人间,尘世。
屡:多次,一再。
荒丘:荒凉的土丘,代指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翻译
没有收到先生的书信,我空自怀着漫漫秋意的哀愁。月光洒离了白鹤的脊背,日影照上了巨龟的头。
我想要学那孤云飘然远去,无奈身负重任难以自由。
仙舟的行程究竟在何方?人世间却已几度沧桑变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轩辕先生)的怀念之情。首句“不得先生信,空怀汗漫秋”表明诗人长时间未收到朋友的消息,只能在空旷的秋天里怀念他。接下来的两句“月华离鹤背,日影上鳌头”,通过描绘月光照耀在鹤背上,日影投射在海中巨龟之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欲学孤云去,其如重骨留”表达了诗人想要像孤独的云朵一样自由离去,但又感到像是被沉重的骨骸束缚,无法挣脱。最后两句“槎程在何处,人世屡荒丘”,则是诗人在问自己朋友可能在何方,而现实中的人世间往往会有许多废弃的土墩(指代人的坟墓),这也隐含了对生命易逝和友情难得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